稳心颗粒对伴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及心电图的影响摘要:目的讨论稳心颗粒对伴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心电图测试值的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 2024 年接收的 80 例伴有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比组 40 例,观察组 40 例。对比组采纳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纳常规治疗方法外,加入稳心颗粒药剂。待两组患者接受 2 个疗程(28d)后,比对临床效果,观察两组病患治疗前后的 Pd 和 Q-T 离散度、心律失常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稳心颗粒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d和 Q-T 离散度减小,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次数降低,P<0.05,与对比组相比,药物疗效显著,极具可比性。且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生活质量评分为 92.56 分,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差异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稳心颗粒对改善伴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的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心电图检查值趋于正常,患者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稳心颗粒;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Q-Td;影响心脏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神经症之一,病发症主要表现为心律不齐、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次数增加等。普罗帕酮、奎尼丁、普鲁卡因胺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都是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用药。但这些药物的副作用较大,对人体的健康危害严重。我院在遵循相关药物使用规定的前提下,积极引进稳心颗粒,结合本院患者的病症,对患者进行治疗。经过临床实践证明,稳心颗粒对心血管病症的治疗效果好、安全性高,获得患者一致好评。1.2 方法对对比组组进行日常治疗干预:遵循医嘱,给患者按时服用普罗帕酮(3~4 次/d,100~200mg/次)、奎尼丁(0.2~0.4g/d)、普鲁卡因胺(3~4 次/d,0.5~0.75g/次)等常规药物,另外,按时给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做好检查记录。观察组在对比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稳心颗粒,具体方法如下:(1)药物用量:3 次/d,9g/次;疗程时间:28d。(2)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对患者的 Pd 和 Q-Td 离散度,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发生次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做好记录。①分别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 24h 进行心态图检查。②进行 Pd 测定时,要保证周围环境宁静,令患者平卧,同时记录心电图和 12 导联体表图(增益 10mIn/mv、纸速为 25mrn/s),选取图像清楚、基线较为平稳的心动频率为测量依据。P 波的测量起点和测量终点分别为其起点和终点与等电位线的交点,P 波时限为每个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