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农信在闽西的诞生及其历史定位【摘要】红色农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金融实践的产物,是建设苏区、赢得民心的重要经济举措,也是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因在管理及运营上坚持正确的办社理念、宗旨、方针和原则,闽西红色农信创建后得以迅速进展,并发挥改善民生、支持苏区金融建设的重要作用。回顾与梳理这段历史,不难发现红色农信在闽西的诞生是毛泽东合作社理论的重要实践,是巩固土地革命战争成果的重要经济举措,是红色金融史上的重要开端,在中国革命和红色金融进展史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关键词】红色农信;苏区金融;闽西苏区;历史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色农信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苏维埃政权支持下,为“便利工农群众经济的周转与帮助进展生产,实行低利借贷,抵制高利贷剥削”①而创办的信用合作社,是苏区群众集股合办的金融合作组织。信用合作社是当时三大合作组织(生产合作、消费合作、信用合作)之一,是苏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闽西苏区合作社在中央苏区经济中的地位,有学者指出:“中央苏区合作社的创办,源于闽西苏区。”②闽西苏区信用合作社的创办即是这一论断的最好证明。目前,学界对中央苏区及闽西苏区生产、消费合作社讨论的成果较多③,但对信用合作社尚缺乏系统深化的探究。本文对红色农信在闽西的诞生缘起、进展脉络及历史定位作一探讨,以引起学界对相关问题的更多关注和讨论。一、红色农信在闽西应运而生(一)毛泽东合作社理论是闽西红色农信诞生的思想基石合作运动是近代以来世界各国较为流行的一种者互助协作、共谋利益的群众运动。合作主义思潮自五四时期传入中国后便得到大力宣扬。从毛泽东合作社理论和合作经济思想的历史脉络来看,早在五四时期,毛泽东就对合作社运动产生兴趣,多次参加合作主义社团——“平民学社”的活动,探讨合作社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1922 年,毛泽东曾将其弟毛泽民送到安源担任路矿俱乐部消费合作社经理,显示出他对合作社的兴趣。① 1926 年,毛泽东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设立“合作运动实施法”课程。他到武汉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时,聘请中国近代合作思想和信用合作运动的先驱于树德讲授“农民合作概论”。②毛泽东逐渐认识到合作运动应与工农运动相结合,并为工农运动和革命战争服务,也开始意识到合作社是改善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二)闽西苏区的创建为红色农信的诞生制造了有利条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为中国共产党开展早期金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