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之春影评导语:小城之春影评(一)《小城之春》是费穆导演的经典之作,也是自电影开辟 100 多年来被中外认定的最经典的电影作品。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之后的苏州小城里。周玉纹是戴礼言的妻子。由于礼言有肺病,夫妻二人一直分房住。自戴家没落后,家里只有礼言,玉纹和管家老黄四人。一日,从城外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志忱是礼言曾经的同学,也是玉纹的青梅竹马。原本,他打算娶玉纹为妻,但遭玉纹母亲的反对,后来去了外地念医科。当他到礼言家里拜访时,才知玉纹已经成了礼言的妻子。志忱的到来燃起了玉纹心中熄灭已久的爱的火焰,志忱便打算让玉纹和他一起走。礼言为了成全玉纹和志忱,便吞安眠药自杀,却被志忱救了。最后,志忱走了,礼言和玉纹仍然过着平静的生活。一、1948 年的《小城之春》是中国电影的里程碑,反映了抗战后人民对民主,自由,平静的新生活的向往。1948 年,正是抗战胜利的第 3 年,中国的封建思想的枷锁已经解开,人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沉浸在欢腾之中,但以后该何去何从呢?“小城”是封闭,破败的,“春”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人们正处在这样迷茫的状态之中,渴求一种新生活的诞生。志忱和玉纹相爱,但他们总是顾忌礼言的想法,因此二人总是若即若离。礼言知道他们相爱,便决定用自杀的方法成全他们。妹妹原本喜欢志忱,但当她知道嫂嫂和志忱的感情后非但不怪罪嫂嫂,反而十分理解,并决定不再对志忱抱有幻想。由于善良,每个人都未成全对方而退让,但其中也有道德与情欲的挣扎。影片触碰到了复杂的人性分析,有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继承,也有对当代人民思想的启迪。时代变了,当曾经相爱的两个人重逢时,一切也回不到从前。纵使玉纹和志忱爱得轰轰烈烈,也必须各奔东西,但他们的分离不是遗憾,而是给与了每个人新生。玉纹在小城里有一个爱她的丈夫,一个可爱的妹妹,和对小城的眷恋,这比她自己的爱情要珍贵得多。玉纹和志忱的爱不过是儿时的一场梦,埋藏它比实现它要美好得多。自中国电影诞生 40 多年,抗战 8 年以来,《小城之春》第一次让当时的人感受到了一种人性的光辉,一份平静,恬淡,充满诗情画意的人生。人们不再被封建制度所抑制,不再受残酷的奴役和剥削。原来,生活也是充满爱和希望的。这样美妙的意境与人生抑制都是人们所希望且缺失的,因此,它不断冲击着人的内心,给予了每个人对浪漫生活的幻想。二、“意在言外”的含蓄表达极富有东方气息。从景到人都含着一股朦胧的情意。影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