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芩连汤方解 本方证是因伤寒表证未解,邪陷阳明所致。此时表证未解,里热已炽,故见身热口渴、胸闷烦热、口干作渴;里热上蒸于肺则作喘,外蒸于肌表则汗出;热邪内迫,大肠传导失司,故下利臭秽、肛门有灼热感;舌红苔黄,脉数,皆为里热偏盛之象。表未解而里热炽,治宜外解肌表之邪,内清肠胃之热。方中重用葛根为君,甘辛而凉,入脾胃经,既能解表退热,又能升发脾胃清阳之气而治下利。以苦寒之黄连、黄芩为臣,清热燥湿,厚肠止利。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为本方佐使。四药合用,外疏内清,表里同治,使表解里和,热利自愈。原方先煮葛根,后纳诸药,可使解肌之力优而清中之气锐(《伤寒来苏集》)。本方功能解表清里,然从药物配伍作用来看,显然以清里热为主,正如尤怡所云:其邪陷于里者十之七,而留于表者十之三。由于葛根能清热升阳止利,汪昂称之为治泻主药,故本方对热泻、热痢,不论有无表证,皆可用之。 葛根芩连汤制方原理 1.病机:太阳表邪未解,邪陷阳明,大肠湿热壅滞,里热蒸肺迫肠,升降失调,津液外泄。 2. 症状分析 (1)表邪未解身热。 (2)里热扰心胸脘烦热。 (3)湿热下注大肠下利。 (4)肺与大肠相表里, 阳明大肠内热,上蒸迫肺气喘,出汗 3.治法: 外解表邪+内清热燥湿 君药★葛根: 甘辛凉,入阳明经。阳明外主肌肉,内主胃腑。 A.外解肌表之邪以散热。 B.内清阳明之热。 C.升发脾胃清阳之气止泻生津。 葛根的成分药理: 葛根总黄酮、葛根素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脑循环作用。 臣药黄连、黄芩: 苦寒清热燥湿,厚肠止痢。 佐使药炙甘草: 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葛根芩连汤汤药方论 明许 宏:太阳病桂枝证,宜发肌表之汗,医反下之,内虚协热,遂利不止。脉促者,为表邪未解,不当下而下之所致也;喘而汗出者,即里热气逆所致。故用葛根为君,以通阳明之津而散表邪;以黄连为臣,黄芩为佐,以通里气之热,降火清金,而下逆气;甘草为使,以缓其中而和调诸药者也。且此方亦能治阳明大热下利者,又能治嗜酒人热喘者,取用不穷也。(《金镜内台方议》) 清柯 琴:桂枝证,脉本缓,误下后而反促,阳气重可知。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利遂不止者,此暴注下迫,属于热,与脉微弱而协热利者不同。表热虽未解,而大热已入里,故非桂枝、芍药所能和,亦非厚朴、杏仁所能解矣。故君气轻质重之葛根,以解肌而止利,佐苦寒清肃之芩、连,以止汗而除喘,用甘草以和中。先煮葛根,后内诸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