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古城概况导游欢迎词辉发古城在辉南县城(朝阳镇)东北 17 公里的辉发山上。是明代女真扈伦四部之一的辉发部所在地。辉发部原系萨哈连乌拉江尼马家部人.始祖星古礼(星古力),传至旺吉努(王机努),征服邻近诸部,于辉发河畔呼尔奇山“筑城以居”,即辉发古城.旺吉努死,孙拜吉达里“杀其叔七人”,自立为贝勒。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十二月,拜音达里参加叶赫等九部攻击以努尔哈赤为首领的建州部,大败,为努尔哈赤所灭。古城南、北、西三面临辉发河,以山脉为天然屏障,无险可守地段则以土石夯筑城墙。分内、中、外三城,周长分别为 596.5 米、892.3米、1884 米,每道城均设二门。内城在辉发山上,外城在辉发山下。内城的城墙全部建在山巅,周长 596 米,残高 1-2 米,底宽 3 米,顶宽 1 米。城墙下的悬崖峭壁高达 30 多米,十分险峻,无法攀登。城门两处,一处在北墙的中部,一处在东墙的中部,门址宽 5 米。中城内有平地 2 万多平方米,城墙周长 892 米,残高 1-3 米,顶宽 2-3 米,城门有东北两处,门址宽 12 米。外城城墙由辉发山东南端起,往东转北向西,南环回辉发山西北端止,地势较中城低。城墙周长 1884 米,残高 1-2 米,底宽 8 米,顶宽 2 米。城门有北、东两处,门址宽 10 米。城墙都黄土加砂石夯筑而成,上有砖瓦、陶瓷片等遗物,似为建筑址。近年在此古城曾出土五彩瓷罐、青花瓷罐、白地斗彩花碗,耳环、帽顶,以及铜、铁马蹬等。这些文物,有的来自中原,有的则具有鲜亮的地方色彩和民族交融的风格。游人可近观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