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零售银行业务的战略意义 为什么零售银行业务大有可为?为什么国内金融机构纷纷提出以零售业务为核心业务的战略转型规划,以零售业务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商业银行面临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1 、资本充足率监管 我国资本监管进一步与国际接轨,银行业监管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强化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审慎监管新阶段,资本充足率成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2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加速 随着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银行利润压力和风险管理压力不断加大; 利率市场化导致了银行存贷款利差的缩小,而利差的缩小又导致了公司信贷业务对银行利润的贡献率逐步降低,公司银行业务的利润增长放缓。 在这种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发生了重大转变,开始大力发展零售银行业务,以拓展收入来源,提高收益率。 3 、融资脱媒趋势的发展 随着利率的市场化和融资渠道的多元化,优质的大企业更多地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而不是通过银行进行融资,出现了融资脱媒的趋势。 我国资本市场蓬勃发展,总市值已超过 11 万亿。 企业短期融资债券的发行,加速了我国融资脱媒趋势的发展。4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纪 90 年代至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网上银行、 ATM 、 POS 、电话银行等虚拟服务逐渐部分取代传统的面对面人工服务,成为银行服务的重要渠道。 这些电子银行的发展为银行成本控制提供了条件,零售银行业务的比较效益得到了幅度提高,从而也促进了零售银行业务的快速发展。 (二)零售银行业务与批发性公司银行业 务之比较优势 零售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稳定的利润来源,它既是现代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又是现代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标志,发展零售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顺应资本市场的变化和现代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趋势,适应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要求所做出的必然选择。1 、低资本消耗、低风险权重 由于零售银行业务具有风险分散、效益稳定的特点,相对于公司贷款,个人贷款的风险权重要要小很多,因此零售资产的资本消耗也低 ; 如个人资产中的主流业务品种—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权重为 50% ; 这促使银行为了满足监管当局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大力发展包括个人贷款在内的零售银行业务。 2 、银行议价能力强 大企业客户凭借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逼迫银行降低贷款利率,银行处于价格谈判的被动一方; 零售银行客户群体的分散化、单个量小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