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脾胃科-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概要

脾胃科-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概要_第1页
1/36
脾胃科-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概要_第2页
2/36
脾胃科-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概要_第3页
3/36
脾胃科中医临床路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409 久痢(溃疡性结肠炎)中医临床路径„„„„„„„„„„„„412 吐酸病(胃食管反流病)中医临床路径„„„„„„„„„„„418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424 泄泻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临床路径„„„„„„„„427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432 鼓胀病(肝硬化腹水)中医临床路径„„„„„„„„„„„„435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一、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制定的《中国消化不良的诊治指南(2007)》”。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证候: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湿热证寒热错杂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诊疗方案”、“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制定的《消化不良中医诊疗共识意见(2009)》”。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痞病(功能性消化不良)。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疗程时间为:4-8 周/疗程。(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痞病(TCD 编码:BNP020)和消化不良(ICD-10 编码:K3002)中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门诊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肝功能、肾功能、血脂、血糖、电解质(3)电子胃镜及胃黏膜病理检查(4)心电图(5)胸部透视或胸部 X 线片(6)腹部超声(7)消化系统肿瘤标志物(8)幽门螺旋杆菌测定(9)钡条 X 线透视 2.可选择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脾胃科-95个病种中医临床路径概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