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说课稿一、说教材角的度量这节课是苏教版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 79——80 页的内容。这节课是属于空间与图形测量中的一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教学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知识点。教材把这部分按排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明确了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小之分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学生学好这节课不仅能为他们后续学习角的分类和画角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几何知识创造条件。基于我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课标与教材的要求,我在这节课中设定如下三个教学目标:1、让学生直观认识量角器,掌握角的度量方法,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2、通过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分享学习成功的乐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正确掌握度量角的方法。难点是怎样读量角器内、外圈的度数。为了便于学生操作学习,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张圆形纸片;一些角(含几个特殊角);量角器以及几张长短不一的纸条。二、说教法、学法信息技术在生活中运用的越来越多,所以在教学时,我也运用的比较多。“数学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研究探索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发展探索和创新的意识。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索研究过程中,要突出实践,以“做”为中心,让学生自己去获取、巩固和深化知识,并在参与的全过程中发展思维、体验乐趣,培养能力”基于以上观念,本课时教学主要通过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用直观(教、学具)让学生充分感知、操作,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使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认识角、探究并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从而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有效降低难点。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从学生原有知识入手,用自主探索,同伴交流等方式来掌握测量角的方法。2、用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容易达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各种角的表象,从而加快学生对度量角的操作技能的形成。3、用先估后量的方式,防范学生读数错误,达到化解教学难点。三、教学过程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划分为以下五个板块。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两个角问学生知道哪个角大吗?引出:我们除了可以观察和重叠比较外,还可以通过角的度量来解决这个问题。揭示课题: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