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米脂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古城提起陕北米脂,人们总会想到名扬华夏的闯王李自成,也会想到秀甲天下的“米脂婆姨”。因为这里是李自成的故乡,而“米脂婆姨”早就是米脂的一张文化名片。没有到过米脂的人,可能不知道米脂县城,还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窑洞古城。如今,虽然历经数百年岁月剥蚀,米脂县城规整的窑洞四合院,依旧保存着完好的整体格局,向世人诉说着它的历史沧桑。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地处黄土高原,历史上是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大漠游牧文化结合带,从金末元初即设县,至今已有近千年置县史。米脂,古称银州,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谷物命名的县份。据康熙年间的《米脂县志》记载,米脂地名是因“地有流金河,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据说,米脂小米煮出来的粥,粥面上有一层细密的油脂。人常说:米脂以小米扬名,小米亦以米脂为佳。米脂的窑洞古城,有别于以平房四合院为主的平遥古城,而以窑洞四合院为主建筑格局,皆依山就势而筑,庭院布局奇巧,工艺精湛。古城的城垣,有城墙窑洞的结合,也有城防民用的交融,在中国城池建筑史上属绝无仅有。米脂古县城不但有元代窑洞遗存,还有百十个“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大院、套院,至今保存完好。“明五”,是指窑洞大院的正面主体建筑,是高大考究华丽的 5 孔砖石窑洞;“暗四”,是指 5 孔窑洞的两侧,分别对置有稍稍藏进去的体量比较小的两孔窑洞;“六厢窑”,是指正面主体窑洞两侧“丁”字对称建筑的 6 孔窑洞。这些窑洞大院,都搭配有厢房、耳房、客厅、照壁、垂花门和月亮门,大门口还有一对石雕雄狮守护。窑洞大院、套院随处可见精致的砖雕石雕木雕,令人叹为观止。可以说,步入米脂,就是走进窑洞世界;浏览窑洞古城,有如观赏窑洞民居博物馆。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曾经赞米脂窑洞古城是“中华民族之珍宝”。形成现在窑洞遍布格局的米脂古城,据史籍记载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公元 1546 年)。历经 400 多年,至今历代窑洞比邻而居,街区巷道格局未变,名称没改,风貌依旧,形制基本保存完好。在米脂古城的窑洞大院内,仅明清两朝就走出了 24 位文武进士。在现代,米脂也出了不少名人。刘澜涛、马文瑞等老一辈革命家,小时候曾就读于古县城东大街小学。1919 年,高佩兰女士在陕北地区率先创办的米脂女子高级小学校,涌现出了革命烈士杜焕卿和人民教育家杜岚等一大批女中豪杰。东大街 19 号是一座老图书馆,由林伯渠于 1948 年亲笔题写的“斌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