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的“吐故纳新【摘要】《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从大学教学管理的讨论成果与理论分析入手,厘清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进展脉络;以深化的调查讨论、数据统计、现场访谈为基础,深刻反思了我国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的问题;提出了低重心、人性化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构想,是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路径一次尝试性的探究。【关键词】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问题;成因;构想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素养人才的历史重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人才国际化、现代化的迫切需求给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新的命题。高校教学管理只有从传统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跟上时代的步伐,摒弃陈旧、吐故纳新,创建与时代进展相适应的新的管理制度,才能真正提高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实现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现实目标。因此,讨论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郭冬生著写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一书,对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故步自封的深层次问题进行了讨论,探寻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吐故纳新的路径,这对我们在实践中推动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一、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与建设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这本书所做的调研成果来看,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其二,教学管理制度中以“控制”为重心的现象。《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指出,大学教学管理以“控制”为管理重心,老师“教”与学生“学”的自主权力被削弱。这个问题集中体现在大学教学管理的规制过多,老师的教学自主权受限,影响其专业水平的发挥;大学生的自由学习空间被压缩,其学习主动性受到影响。比如高校设置的专业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术领域,学生能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能否在可以发挥自身所长的专业学习,不但取决于学生的选择能力,还取决于高校给予学生的选择空间。我国大部分高校,学生进入校园后在专业选择空间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是通过选修课也不能弥补的遗憾。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学校应从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充分保障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与老师的教学自主权。学校应跨越自主权缺失的大学教学管理制度鸿沟,实行有效措施给大学生和老师更多自由空间;改变大学教学管理制度僵化、机械、教条的现状,充分体现弹性学制的优势;参考《大学教学管理制度论》,实行针对性措施,切实改进大学教学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