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老师进展状况调查分析及激励措施探讨老师进展的讨论在我国目前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高校老师的进展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本文从高校老师进展观念、高校老师教学科研习惯、高校老师进展的影响因素及程度等三个方面,分析现阶段我国高校老师进展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增强领导对高校老师进展的意识和问责制、普及高校老师培训进展项目、建立老师进展机构和学术休假制度、推广反思性教学研讨和建立老师职业进展平台、体制外的个人独立进展项目等五项高校老师进展激励措施。欧美等国初期的高校老师进展,主要指老师专业领域水平的提高,后来增加了教学能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进展和高教情况的变化,又开始引入职业进展、组织进展和个体进展等内容。老师进展的讨论在我国目前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在新课程以来,相关的讨论较多;而高校老师的进展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问题,人们片面认为高校老师高学历,具有独立进行科学讨论和学术活动的能力,不需要进一步进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1998 年在巴黎发布的《世界高等教育宣言》指出:具有活力的老师进展政策是高等教育机构进展的关键。老师是一所高校存在和进展的基础,老师的质量和水平决定了高校各方面的进展程度。经过连续扩招,中国高等教育正在迈入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高的新阶段;而质量的提高,主要决定于老师的水平;特别是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有更高的期许,高校在应对社会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赢得自身进展过程中,对高校老师进展问题越来越关注。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以期对高校老师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激励措施。一、调研对象及方法二、高校老师进展观念在调查“选择老师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时,43%的民办高校老师是出于“热爱教育”的原因,这种选择比公办高校老师的选择高出10%。中国民办高校相对于公办高校而言,企业化运作比较明显,其职业的稳定性比较差,其工资待遇与相应层次的企业管理者相比相差甚远;在民办高校老师职业不稳定,工资待遇又不好的情况下而选择这个职业,其对教育的热爱程度就不言而喻。对于以上调查问题,选择老师“社会地位较高”的公办和民办高校老师的比例分别是 13%、17%,由此可以看出民办高校老师对于老师行业的肯定高于公办学校的老师。在“对老师职业的总体满意程度”调查时,77%的民办高校老师选择“满意”,高于公办高校老师 2%。对于“假如重新选择职业,您还会选择当老师吗?”这一提问,民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