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建筑力学》实训教学法摘要:高职高专教育旨在培育高素养的技能型人才,《建筑力学》是高职高专建筑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针对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力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育部 16 号文件的深化学习,掌握高职高专教育的特点,反思近几年教学经验与教训,结合实训教学法的的作用和优点,出适合高职高专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以及相关专业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关键词:高职高专建筑力学 16 号文件实训《建筑力学》是为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育学生应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和讨论建筑结构和构件在各种条件下的强度、刚度、稳定性问题的能力。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结构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静力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杆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掌握平面结构体系的平衡条件及分析方法,掌握平面结构的几何组成规律;掌握平面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和位移计算;掌握平面超静定结构体系在各种条件下的受力分析方法和相应的近似分析方法;了解力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建筑工程类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毕业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一般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监理等一线技术人员出现在工作单位,而这些岗位对工作人员都要求具有扎实的力学知识。因此,对于建筑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建筑力学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1《建筑力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建筑力学》主要由《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门课程有机结合而成,安排学时大约在 100 左右。课程的一个鲜亮的特点是:概念多、内容抽象、理论性、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强,而且要求学生有较好的高等数学和物理的基础,这些特点决定了高职高专学生在建筑力学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感觉非常枯燥,假如再加上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没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大多数学生会对建筑力学课程缺乏信心,甚至失去兴趣,增加了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工作的难度,对老师的授课也提出了挑战。为了解决建筑力学知识的必要性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普遍感觉难学、失去兴趣之间的矛盾,笔者根据教育部 16 号文件精神,了近几年的教学经验,结合建筑力学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改进教学手段,采纳灵活、生动、有用性教学等方法,在改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和教学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2.1 实验教学《建筑力学》内容体系包括概念、原理等的抽象性,是造成课程难学的一个重要的原因,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把抽象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