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监督撑起华涟科学发展碧云天华涟构建企业“大监督”体系工作纪实曾几何时,在华涟人的印象当中,监督就是纪检监察部门一家的事情,其他部门只要管好业务就行了。如今,在华涟我们看到,监督资源有效整合,监督效率不断提高,监督范围大大拓展,并将监督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业务流程管理之中,一种“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面覆盖、全司关联”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大监督”体系的构建和创新发展为华涟“扭亏脱困”和健康持续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现实需要催生“大监督”华涟属于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内部管理流程复杂,涉及生产经营、产品研发、营销采购、物流质检、技改建设、财务管理、能源后勤、社会事务等各个专业管理,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漏洞,每个专业领域都存在管理风险。华涟虽然有纪检监察部门履行专职监督职能,同时还明确了审计、财务、组织人事、工会、企管等部门相应的监管职能,但这些部门往往在实际操作中各司其职,“南岳的道场,各敲各的”。如此孤立式、封闭式的监督,导致企业监管不到位,内外勾结、弄虚作假、疯狂偷盗、业务转包挂靠、招投标暗箱操作等乱象丛生——1 万余吨的返矿精粉不翼而飞;成品库几十吨钢卷神秘失踪;合金和废钢等物资大量流失;备件材料采购价格高出市场价几倍、甚至几十倍;进口矿途耗高达 1.5%以上,仅一个月给炼铁环节增加成本上千2万如此种种,成为了一个个吞噬华涟效益和成本的巨大“黑洞”。于是乎,华涟进一步加大了监督监察力度,对公司招投标、原材料检化验、人事招聘、人员分流、物料处理与进出厂、技术谈判、投资建设、生活福利等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求纪委派员监督,使只有区区十几名的专职纪检监察员的纪委整天忙于监督事务。然而,监督效果又如何呢?从表面上看各业务部门接受监督的主动意识增强了,实际上很多时候纪委成了某些违规违纪行为的“挡箭牌”,因为受专业局限性,加上时间仓促,一旦出了问题,业务部门就会以纪委参与监督为由推卸责任。一时,监督工作又陷入了“走过场”的怪圈……如何从‘挡箭牌'的困惑中解脱出来,让监督工作真正成为企业堵塞漏洞的有效防线?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系统全面、权责明确、运作规范”的良性监督工作格局。为破解这一难题,华涟纪委开始尝试监督理念的创新。最终,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一种全新的“大监督”模式应运而生。体系建设构建“预警网”“‘大监督'不仅意味着监督资源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