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进入关键时期的雄伟进展蓝图——《“十一五”规划建议》解读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为进入关键时期的中国描绘了雄伟进展蓝图,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建议》通篇以科学进展观为主线,强调坚定不移地以科学进展观统领经济社会进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进展观念,创新进展模式,提高进展质量,把经济社会进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轨道。“计划”首次改为“规划”,虽一字之差,内涵却不尽相同,显示出我们党对进展内涵的全新认识。《建议》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进展和改革开放的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紧紧围绕这些主要任务,把握全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处理好一系列经济社会进展的重大关系问题,必将全面加快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并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进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进展的雄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建议》是中央新一界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的更为全面、集中的表达和展示。为了便于对《建议》的学习和理解,我们将各方面专家、学者对《建议》的评述综合如下,供参考。 背景: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时期 五中全会在深化分析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后,突出强调“‘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对这两个重要历史方位的推断,正是《建议》所处的特别时代背景。对此,专家们进行了解读。 专家们认为,“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应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这是我国提出到 2025 年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十五”是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起步,“十一五”开始转向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进展不平衡的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提升。“十五”时期的中国,以举世瞩目的成就赢得全世界的赞叹。“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进展,解决经济社会进展中存在的不全面、不协调、不平衡的问题,为下一个十年进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