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险投资政策回顾与评价 摘要 本文回顾了我国风险投资政策的三个进展阶段,接着对这些政策进行了一个简单评价,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策体系缺乏系统性;力度明显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风险投资的进展。 关键词 风险投资 政策 评价 首先要说明的是,就我国目前来说,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风险投资政策。本文提到的"风险投资政策"实际上是指与风险投资有关的一些政策,是一个较为广义的概念。 一、我国风险投资政策概述 萌芽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 1984 年,我国科技部科技进展讨论中心在与国外专家合作讨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问题时,第一次接触到创业投资这一概念,并由此开始了初步的讨论。最早的原则性指导思想是中央发布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 年 3 月)。文中指出:"对于变化迅速、风险较大的高技术开发工作,可以设立创业投资给予支持。"这是我国首次提出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支持高科技产业的开发,为风险投资的进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有力保证。1985 年 9月,以国家科委和中国人民银行为依托,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了我国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以中创为代表,出现了广州技术创业公司、江苏省高技术风险投资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风险投资的机构,这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业开始萌芽。1986 年国家科委在科学技术自荐书中首次提出了进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战略方针,标志着我国风险投资业进展的开始。 试探性进展阶段的风险投资政策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高技术产业的迅速进展,国际风险投资公司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与此同时,一些投资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开设风险投资部,中国风险投资开始进入试探性进展阶段。 1.促进高新技术产业政策。中央相继颁布了《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1991)、《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1996)等多部法律法规,有力地推动了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的风险投资法律建设进程。 2.风险投资政策框架形成。1998 年 3月,全国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民建中央提交了《关于尽快进展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提案》,受到了我国决策层的高度重视。1999 年《关于建立风险投资机制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基本的风险投资体系框架,鼓舞私人资本参加创业投资,并明确提出了完善风险投资的退出的指导意见。 3.促进风险投资进展的举措。由国家经贸委和财政部创办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