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 86 例 【关键词】 手术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亦称肱骨外髁骨骺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较常见,其发生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如处理不当常发生各种畸形和并发症,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我们近年来采纳手术治疗 86 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本组 86 例,男 60 例,女 26 例,年龄 3~13 岁;Ⅱ度骨折 20 例,Ⅲ度 50 例,Ⅳ度 16 例;手术时间:伤后 3h~12d;经手法复位失败者 21例,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石膏固定后骨折再移位 12 例。2 手术方法:手术在气囊止血带下进行,经肘外侧切口显露骨折部,清理关节腔及骨折面,辨明骨折块移位的方向及程度,复位骨折,注意保持滑车关节面平整,复位满意后平行或交叉钻入 2 枚直径 2 克氏针,针尾折弯埋于皮下,缝合撕裂骨膜及腱性组织,进一步加强骨折固定程度。屈伸肘关节,根据骨折固定牢固程度可不用或应用长臂石膏托固定 4 周。4周后开始练习肘关节屈伸活动,6 周拔除克氏针。 2 结果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骨折再移位且全部于 12 周内愈合。随访过程中发现有 7 例不同程度退针。80 例主诉对治疗结果表示满意,大多数无痛苦或仅有轻度不适,无感染病例。Horne 按 HORNE 标准[1],%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达优良标准。优 70 例:良 10 例,可 2 例。随诊时间内无 1 例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神损害。 3 讨论 肱骨外髁骨折是关节内骨折,在小儿肱骨外髁是构成肱骨下端生长的重要解剖部位,因而获得解剖对位是治疗的基本要求[2]。骨折线通过骺板,复位的满意与否直接影响到关节的完整性和骺板处骨桥形成的大小。复位差骨桥形成大,鱼尾状畸形则大,造成关节面的不适应,发生肘关节半脱位。肘关节长期在一不相适应的情况下,则会发生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造成创伤性关节炎。它的发生不在骨折愈合后的近期,而在伤后 15~20 年的远期出现。所以无论实行何种方法治疗,最终应达到解剖复位或近似解剖复位,不能只满足骨折块在有移位情况下骨折能愈合和近期肘部功能良好[3]。对无移位骨折可用石膏外固定,但有在固定过程中出现再移位者。Flynn 等认为:即使只有很少移位的骨折通常要固定 12 星期[4]。这类骨折常不愈合,并继发骨片向近侧移动,使提携角增加,导致迟发性尺神经麻痹。长时间外固定常导致肘关节僵硬,并且复位不良,常引起各种并发症。因此,我们对Ⅱ度~Ⅳ度肱骨外髁骨折均采纳手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