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子宫肌瘤 450 例分析 【关键词】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 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ines)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生率为 20%~30%。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并趋于年轻化,育龄期妇女占总发病率的1/3[1],是育龄期妇女子宫切除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常为月经改变、下腹包块、痛经、不孕、排尿困难、尿频、尿急、便秘。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可以根除肌瘤,目前仍以手术为治疗子宫肌瘤的常规方法与主要手段[2]。根据肌瘤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术式是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关键。现对我院 2025 年 6 月至 2025 年6 月 450 例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年龄 23~65 岁,平均(±) 岁,以 40~49 岁年龄组最多,计 283 例,占 %。宫体大小如孕 5~20 周子宫,平均如孕(±)周。肌瘤个数平均个,最多 18 个,80%在 5 个以下,单发性肌瘤占 %。本组单纯肌壁间肌瘤占 % ,浆膜下肌瘤占 % ,粘膜下肌瘤占 % ,多发性肌瘤占 % ,宫颈肌瘤占 %。表 1 450 例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注:同一病例可能存在2~3 种症状,故表一中总例数大于 450 例表 2 450 例子宫肌瘤手术方式 2 临床表现:450 例子宫肌瘤例有临床症状者 372 占%,主要临床症状见表 1,无临床症状者 87 例,占%,其中妇检发现 78 例,剖宫产术中发现 19 例。3 方法:450 例手术病人按具体病情,个体化选择手术方式,具体手术方式见表 2,各年龄段的手术方式选择情况统计见表 3。术后定期门诊复查,术后半年内随访 1~2 次,随访 1~4 年。数据经由病历资料统计获得,内容包括临床检查、实验室资料、手术情况等。 2 结 果 手术效果及术后病理:本组病例中,主要的临床症状为月经增多,贫血,痛经和腰骶部痛苦,术后原有症状绝大部分消逝,手术效果满意。450 例子宫肌瘤术后均经病理活检确诊,具体病理统计见表 4。表3 不同年龄段采纳的手术方式表 4 450 例子宫肌瘤术后病理结果 术后并发症:本组仅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近期阴道残端少量出血 11 例(11/450,%),经局部处理后止血;发生 2例(2/450,%)膀胱阴道瘘,皆因粘连严重引起,手术修补,痊愈出院;1 例(1/450, %)行阴式子宫全切术后发生附件断端出血,开腹止血。同时行双侧附件切除的 67 例中术后出现潮热、出汗、胸闷、失眠等症状者 28 例,经补充雌激素后好转;术后排便痛9 例,自行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