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技术

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技术_第1页
1/12
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技术_第2页
2/12
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技术_第3页
3/12
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技术 论文摘要主要阐述了抗虫棉早衰的症状,分析了早衰的原因,总结了其防治技术,以供棉花种植户参考。 无为县是安徽省植棉大县,近年来,随着抗虫棉新品种在无为县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棉花产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广阔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特征特性认识不足,栽培技术相对滞后,容易形成棉花生育后期的早衰、减产。随着生产资料的涨价,棉农对棉田投入的减少,早衰发生的程度越来越严重。因此,了解抗虫棉早衰和导致抗虫棉早衰的原因及控制措施,对充分发挥抗虫棉的优良性状、提高棉花产量、进一步扩大抗虫棉种植面积十分必要。 1 早衰症状 一般在 8 月下旬或 9 月中旬开始发生早衰,主要表现为植株长势弱,上部功能叶褪绿发红,后渐黄脱落,红茎比例达 90%以上,生长点变尖,花位上移,中上部果枝不能正常伸展;只有 1~2 个果节,蕾小而黄,花弱铃小,脱落率高;棉田普遍易发生红叶茎枯病,根系衰竭,根浅且少,根表皮腐烂,严重的甚至棉株干枯,常在 10月初又发生二次营养生长。早衰一般的减产 10%~20%,严重的甚至达到 30%以上,且桃小、衣分低、品质劣、种子成熟度差。 2 早衰原因 1 品种因素 近几年无为县棉种市场品种多、乱、杂,很多感病品种被一些经销商推广销售,尤其是一些生育期较短的品种,往往提前播种,造成了棉花早发早衰。抗虫棉自身代谢途径存在缺陷,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不能充分协调,氮、碳代谢失衡。转基因抗虫棉一般发育较早,营养体还没有充分发育就迅速开始生殖生长,营养体小,影响其对肥、水、光的吸收。抗虫棉需肥水多,对钾肥敏感,需钾量比常规品种多,易出现缺钾早衰。抗虫棉生育中期生长快,结铃较集中,消耗养分多,营养吸收与光合作用不协调,致使叶片、根系生长不良,后劲不足。抗虫棉因苗期生长缓慢,生长量较小,导致抗病性差,易感染病害,尤其是老棉区病害重,加速早衰。 2 栽培因素 多年不进行深耕,土壤耕层变浅,下部板结,棉株根系不能下扎,分布在浅层,不能正常发育。地膜覆盖,促进养分转化,供给加快且集中。地膜棉前期增温保墒作用较强,加速土壤养分的转化,致使棉花苗期消耗较多,假如后期施肥不合理,易形成缺钾早衰。6~7 月份多雨涝天气,棉田积水或土壤板结,影响根系下扎,次生根生长减少,棉花结铃后,导致植株生理负荷重,营养跟不上,从而导致早衰;8~9 月份以后干旱,如抗旱不及时,也会影响棉花正常生长,造成早衰。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抗虫棉早衰原因及防治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