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方案(试行)一、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1.学科规划*1.1学科定位1.2专业建设特色1.3发展目标2.师资队伍2.1整体结构与规划*2.2专任教师基本状况*2.3专任教师教学能力和科研状况2.4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状况3.教学资源*3.1教学基础设施*3.2图书资料3.3网络资源3.4国际、国内学术交流4.教学内容与管理4.1教学计划*4.2课程建设4.3课外活动*4.4质量控制5.教学效果*5.1学生外语基本功*5.2学生专业知识*5.3学生创新能力5.4学生综合素质5.5学生就业情况二、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指标等级标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等级标准内涵说明AC1.学科规划*1.1.学科定位●学科定位规划学科定位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现有条件以及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学科定位基本符合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和现有条件以及外语学科的基本规律1.学校要根据社会的需求、自身的条件找准自己的位置。2.专业定位要与学校的目标定位、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相一致。1.2.专业建设特色●专业方向规划与建设专业方向明确,专业建设规划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专业建设规划比较明确,基本符合外语教学规律1.专业建设规划合理。包括:专业设置适应学校所在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遵循外语教学的规律。2.专业建设强项指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中有一定影响的优势和特色专业方向。●专业建设强项专业建设强项明显,优势突出专业建设强项不明显1.3.发展目标●专业建设的规划已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并有切实可行的提升办学层次、加强专业建设的规划有切实可行的提升办学层次、加强专业建设的规划1.提升办学层次指申报研究生学位授予。2.专业建设规划包括申报校级以上(不包含校级)重点学科、名牌专业或精品课程等内容。●近五年教学科研发展规划发展规划落实,措施得力有发展规划,但缺乏具体措施2.师资队伍2.1.整体结构与规划●专业教师配备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均有一定数量的合格教师,能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主干课程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师,能基本满足课程设置的需要1.专业技能课指外语的综合训练课程和外语技能的单项训练课程,如:基础外语、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口译、笔译等课程。2.专业知识课指外国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如:语言学、词汇学、语法学、文体学、对象国文学、对象国社会与文化等课程。3.相关专业知识课指与外语专业有关联的其他专业知识课程,即有关外交、经贸、法律、管理、新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课。4.梯队发展趋势良好指有学科带头人、有一定数量的骨干教师,年龄层次合理。●梯队建设专业课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专业方向分布合理,发展趋势良好专业课教师的年龄、学历、学位、学缘、职称、专业方向分布基本合理*2.2.专任教师基本状况●教师数量师生比符合教育部对外语专业的规定,专业技能课坚持小班上课。师生比基本符合教育部对外语专业的规定1.师生比以评估当年教育部对外语专业的规定为准。2.小班上课指班级学生数控制在30人以下。3.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包括出国学习进修、工作和在国内其他高校攻读研究生学位、选修研究生课程或做国内访问学者。●年龄分布有一定数量不超过55周岁的教授和不超过40周岁的副教授有一定数量不超过60周岁的教授和不超过45周岁的副教授●学位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90%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中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比例大于或等于70%●职称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45%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30%●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经历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超过半年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在校外或国外学习工作超过半年的人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0%*2.3.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开设课程的能力近三年内已开设不低于两门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占专任教近三年内已开设不低于两门本专业课程的教师占专1.学术著作是指作为第一或第二署名人出版的学术类论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师的比例不低于80%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60%著;作为主编正式出版并经省部级立项,或获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