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初探【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中双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应迫切考虑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及通过科学的设计和适当的英语渗透比例,保证双语教学课程学习效果的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双语教学应掌握恰当的渗透比例,选取合适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互相促进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护理学;双语教学;效果 随着教育国际化趋势的不断进展和国家对高等教育双语课程比例规定的出台,高等教育课程面临着又一轮新的改革。护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着起步较晚、生源状况不够理想等不利因素,在这次改革中必定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护理学基础是护理教学中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护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水平。在同样的课时数条件下,假如双语教学运用不当,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反而会影响专业知识的掌握。所以,如何通过实行科学的设计和适当的英语渗透比例,保证双语教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是值得我们进行讨论和探讨的新课题。 1 护理学基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 “双语教学”强调的是在非语言类学科中用外语进行教学,通过在非语言类学科知识的学习来练习外语[1]。而进行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其含义可扩展为在专业课中用外语教学,通过专业课的学习来习得专业外语,达到提高学生专业外语能力的目的,而专业外语的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专业的学习又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专业课程相对于公共课程,其专业性强,学生较陌生,假如用不很熟练的语言去接受完全陌生的东西,其结果只能是违反了教学规律,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和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掌握[2]。所以选择合适的课程是开展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护理学的基础课程,其内容与生活经验结合较紧密,如营养、环境、舒适、休息与活动等章节的知识,学生有初步的了解,这样采纳双语教学时,学生可以相对容易地进入角色,理解授课内容。护理学基础又是一门以操作技能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操作技能训练占了课程较大的比例,而操作技能训练一般在理论讲授之后进行,加上适当的形体动作,学生易于理解,学生也可以通过操作中边练边讲,提高专业词汇的应用能力。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学生在理论和操作课的交替中学习和巩固英语学习效果。 2 双语教学中应实行适当的渗透比例 双语教学中英语的渗透是不是越多越好,可以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目标来思考。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的目的应该是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