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5 年至 2025年对收治 120 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进行急抢救理和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 缓解了家长的焦虑情绪,积极配合治疗,90.0%家长对高热惊厥的相关知识有较好的理解和掌握。出院后随访 1 年,复发率为 16.6%,与 2025 年至 2025 年27.3%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热惊厥复发率较高,开展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能及时控制惊厥和有效地预防再次发作。关键词:高热惊厥;小儿;复发;护理干预 高热惊厥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惊厥性疾病,反复多次的热性惊厥可以造成发育中脑的损伤,少部分会发生智力低下及继发癫痫的危险,其发生、进展与多种因素有关。本院 2025 年至 2025 年收治 120 例高热惊厥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并进行急抢救理和相关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120 例男 80 例、女 40 例;首次发病年龄 5 个月~7 岁;原发病分别为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细菌性痢疾、婴儿腹泻、化脓性扁桃体炎、败血症等;惊厥发生在发热 24 h 内者 72 例;首次惊厥者 88 例,复发 32 例;惊厥发生时的体温 38 ℃~38.9 ℃26 例,≥39 ℃94 例。惊厥发作时予以止惊、退热、给氧、控制感染等;惊厥时间较长者,给予甘露醇、地塞米松防治脑水肿;对较复杂高热惊厥患者用苯巴比妥维持治疗。 2 护理干预 2.1 急抢救理 ①控制高热 头部冷湿敷,两侧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置冰袋,或用温水及酒精擦浴,擦至皮肤发红,时间 15~20 min,禁擦胸前区、腹部、后项等冷刺激敏感区,防止反射性心率减慢、腹泻等不良反应,物理降温效果不佳者配合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应注意防止体温骤降、寒战及体温下降后再度升高;②保持呼吸道通畅 取右侧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备好吸痰器,及时吸出过多分泌物;抽搐发作时从臼齿处放入压舌板,以免舌被咬伤;吸氧时保持鼻导管通畅,减轻脑细胞缺氧;③加强基础护理。病室宜宁静,护理操作尽量集中,避开不必要的声、光刺激;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大量出汗时及时补充水分;备好急救物品和药品等;对有可能再次发生惊厥的患儿有专人守护,床边设防护床档,同时注意将床上硬物移开,以免造成摔伤、损伤;有输液的患儿注意穿刺针头的安全,防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