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 摘要:目的 通过探讨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本院神经内科 2025 年 1 月至2025 年 12 月间,36 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全过程。结果 36 例患者支架置入术后,治疗有效率 100%,但术中发生并发症 1 例,经及时药物治疗好转。结论 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配合、术后密切观察和护理,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和支架置入成功的关键。关键词: 支架置入术;脑动脉狭窄;护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是公认的缺血性卒中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约有 1/3 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随着神经影像和神经介入学的进展,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成为治疗脑动脉狭窄的一项新技术,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方法。自2025 年 1 月至 2025 年 12 月,本院神经内科对 36 例脑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置入术,疗效满意。现将其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36 例,男 30例,女 6 例,年龄 36~72 岁,平均 58.2岁。均经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血管狭窄程度 70%~90%,24 例为颈动脉狭窄,12 例为椎动脉狭窄。 1.2 手术方法 患者平卧于 DSA 操作台上,常规消毒铺巾,选择穿刺点。穿刺成功后,经股动脉置入 6F~8F 动脉鞘,在0.035″的超滑导丝导引下,将导引导管置入病变血管进行造影,选择支架的种类和型号。在导丝导引下,先置过滤保护伞,再置球囊扩张导管预扩,最后将支架置入狭窄部位。造影证实狭窄血管血流通畅后,撤出保护伞。 2 结果 36 例患者支架置入一次成功,经 DSA显示原狭窄血管血流畅通,血管腔明显扩大,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3~5 d 出院。术中发生并发症 1 例,因患者经济原因,未使用过滤保护伞,置入过程中斑块脱落,造成远端细小血管栓塞,经及时药物治疗好转。随访 6~24 个月,治疗有效率100%,无一例 TIA 再次发作。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患者和家属因缺乏对支架置入术的了解,易产生疑虑和恐惧心理。医护人员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讲解支架的性能、支架置入治疗的必要性、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配合技巧等,并介绍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和家属的顾虑。 3.1.2 患者准备 做好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等检查;术前 3 d 口服氯吡格雷 75 mg/d,或肠溶阿司匹林 300 mg/d,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