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产权理论的一个重要内涵——对所有制、产权理论讨论的简要述评 [冒天启先生在本文中对 企业 产权及物权做了深刻的 讨论 ,然而在 中国 ,仅有物权的明晰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民权的清楚。假如仅有产权的确定和物权的保护,而无民权的确立和保护,那就是一种畸形改革,那就是一种权利和力量的不平衡,那就会导致资本过于强大,而劳动过于弱小。因此,中国的改革必须是配套的改革,偏重哪一端都是不可取的。这些年里通过修宪和各项措施,对私有财产权给予了许多保护和强调,但人民大众的基本权利即公民的基本权利仍然缺失,特别是普通平民的权利被严重忽视。改革越深化,官权和资本的权利越强大,普通民众的权利越弱小。俄罗斯私有化的彻底是因为俄国 政治 改革的彻底,相比较之下,中国的市场化必须有民主化相配合,假如没有民主化相配合,中国的私有化越严重, 社会 问题 越严重。假如不从政治和 经济 两个角度看问题,就搞不明白为何中国的产权制度改革问题重重。中国有几个学者弄明白了这其中的关系?]在我国的最近20多年间,随着经济体制由集权计划经济向 现代 市场经济转型的深化,传统的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学在不断的修正中被抛弃,学者们一方面在孜孜不倦的 总结 着实践中的新问题,另一方面也在艰难的探究着世界各经济学新思想在中国的适应性,经济学文章、着作令人眼花缭乱,经济学也同时被社会戏称为“显学”。但认真研读诸文章,其原创性的讨论成果并不是很多。最近几年来, 应用 各种 分析 工具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讨论即应用经济学得到了繁荣和 进展 ,但是 理论 经济学却显得越来越沉寂,甚至是在死胡同里徘徊,这令人十分困惑!所有制和产权问题,一直是经济转型实践中的难点,当然也是经济学理论讨论非常关注的热点。党的有关文件,逐步改变了过去传达领导人讲话的习惯,注意总结、吸取、肯定学术界阶段性的讨论成果并将其转化为政策而实施。有关所有制和产权问题,在最近有关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件中就讲了不少,提出了新的命题,比如:“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 内容 ”;建立“归属清楚、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大力进展混合所有制”,“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 法律 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其它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它企业享有同等待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