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综述电力系统风险评估综述引言随着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电力系统取得了巨大联网效益,但是同时电网结构也日益复杂,进而导致发输电元件的故障率不断增加,电网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对电力系统安全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评估扰动事件对系统的潜在影响程度,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扰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一概念由 CIGRE 于 1997 年在文献[1]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其目的是要对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化分析。McCalley 在文献[2]中对运行风险评估的内涵和重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具体来所,其目的是为了让调度运行人员更好的了解电网的运行状况及采取每项决策所要承担的风险,首先是评估电力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建立风险指标体系,然后是研究在调度运行中如何应对风险、合理决策,例如基于风险的最优潮流等[3]。基本概念1 定义文献[4]中,著名电力专家 Vittal 给出了风险评估的基本定义,即对电力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给出可能性与严重性的综合度量,其数学表达式为R(X)二工 P(E)xS(E,X)iskfrievif(1)式中:.Xf 表示系统的运行方式;E.表示第 i 个故障;P(EJ 表示故障 E 发生的概率;Sev匕,Xf)表示在 Xf 的运行方式下发生第 i 个故障后系统的严重程度;Rsk(Xf)表示系统在 Xf 运行方式下的运行风险指标。文献[4]中指出,区别于电网确定性分析方法,运行风险分析实质上是传统可靠性研究与电网调度自动化的有机结合与提升。2 风险评估与传统安全分析的关系对电力系统安全的研究经历了确定性评估方法、概率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方法三个阶段。传统的能量管理系统(EMS)一直采用的是确定性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即最多在确定预想事故集时将最有可能发生的预想事故多考虑进来,按经验来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但并未进行量化分析,但是实际上电力系统运行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采用确定性模型并不能严格描述电力系统的。虽然传统的 EMS 也是基于全局分析,但无法给出全网的不确定性量化指标,运行风险评估与之相比在于其科学性,运行风险指标既反映扰动发生的可能性又计及其影响后果的严重性,因而科学合理。运行风险评估与传统电力可靠性分析都是用来研究电力系统的不确定性,所使用的不确定性模型是基本一致的,文献[5]中,从应用数学全空间认识的角度来看指出,风险评估问题与传统可靠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