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语故事最新成语故事 最新成语故事 1 邯郸学步 相传在两千年前,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寿陵少年吧! 这位寿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论长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念,常常无缘无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衣服是人家的好,饭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见什么学什么,学一样丢一样,虽然花样翻新,却始终不能做好一件事,不知道自己该是什么模样。 家里的人劝他改一改这个毛病,他以为是家里人管得太多。 亲戚、邻居们,说他是狗熊掰棒子,他也根本听不进去。日久天长,他竟怀疑自己该不该这样走路,越看越觉得自己走路的姿态太笨太丑了。 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态那叫美。他一听,对上了心病,赶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不料想,那几个人望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态原委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最终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他感到到处簇新,简直令人纷繁芜杂。看到小孩走路他觉得活泼、美,学;望见老人走路,他觉得稳重,学;看到妇女走路,摇摆多姿,学。就这样,不过半月光景,他连走路也不会了,路费也花光了,只好爬着回去了。 故事出自《庄子·秋水》。成语“邯郸学步”,比方生搬硬套,机械地仿照别人,不但学不到别人的特长,反而会把自己的优点和本事也丢掉。最新成语故事 2 毛遂自荐 战国时期,秦国和赵国打仗,赵国败了,赵国的平原君想选择二十个门客与自己一同前往楚国求援,结果挑来挑去,还少一个。这是有个叫毛遂的门客向平原君举荐了自己,他说:“既然人数不够,先生不如带上我动身吧!”平原君经不住毛遂一再请求,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到了楚国。平原君和楚王从上午谈到中午,也没有谈妥派援兵结盟这件事,毛遂不耐烦地冲上殿去,楚王斥责他:“我和你的主子在说话,哪里轮得到你放纵?”毛遂拿着剑对楚王说:“十步之内,你的性命在我手中!”楚王见毛遂来真的,便不敢轻举妄动,竖起耳朵听他发表“高见”。于是毛遂把出兵援赵有利于楚国的道理,作了精辟的分析。毛遂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得楚王心悦诚服,答应立即出兵。不几天,楚、魏等国联合出兵援赵,秦军最终撤退了。最新成语故事 3 [拼音]cháng zhì jiǔ ān [释义]治:太平;安:安定。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出处]《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