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使用安全及急救措施(一)理化性状 无色气体,具备很刺激性臭味。蒸气密度:0.6,沸点:-33.35℃,自燃点:651.22℃,易溶于水。在醇中溶解中等。爆炸极限:16~25%。 (二)毒性 高浓度时,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及腐蚀作用。 最高容许浓度:30mg/m3 (三)短期过量暴露 吸入:大量吸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胸闷、呼吸困难,出现紫绀,严重者发生肺水肿、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500ppm 浓度下,五分钟可死亡。 眼睛接触:液氨或高浓度氨气可致灼伤。 皮肤接触:液氨可致灼伤。 (四)长期暴露的影响 长期低浓度接触氨气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五)火灾和爆炸 氨或空气与氨混合物遇火能爆炸,遇热放出氨和氮及氮氧化物的有毒烟雾。本品可燃,应严禁烟火和吸烟。着火时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六)人体防护: 吸入:空气中浓度超过标准范围时,必须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佩带呼吸器。 眼睛: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皮肤:穿戴工作服、手套。 (七)急救: 吸入:快速将病患移至新奇空气处,维护呼吸、循环功能。 眼睛:立即用流动清水或凉开清水冲洗至少 10 分钟。 皮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30 分钟。误服者给饮牛奶。一切病患应请医师协同处理。 (八)泄漏处理要点 快速撤离泄露污染区至上风处,并隔离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现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溶解,然后抽排,室内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