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2013 年高中历史 1.1 百家争鸣学案3 人民版必修 32. 重点:掌握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难点: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内容较多而且新知识、新内容多,不易掌握。如何正确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想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我成功,我快乐!【问题引导】一、百家争鸣1、概念:所谓诸子百家,是对先秦至汉代初期各学派的总称,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道、法、墨四家。“争鸣”说的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针对当时社会上和学术上的 各种问题,展开争论,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主要是在政治主张和哲学看法上的不同。2、原因⑴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是我国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社会大变革时期。⑵ 政治:战乱纷争的格局,造成思想界相对宽松自由⑶ 经济:奴隶制经济的瓦解,封建经济的发展,奠定物质基础⑷ 人才:私学的兴盛,造就一批知识分子。⑸ 各国统治者争霸的需要。小结: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繁荣的局面,是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阶级关系剧烈变化,奴隶制度瓦解和封建制度形成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说明一定的思想观念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的。3、影响:奠定了中国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二、具体学派及代表人物:(一)儒家学派及代表人物:1、孔子——创始人⑴ 地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⑵ 主张与成就A、思想主张:①:“仁”与“礼”的学说——孔子的哲学思想与政治思想②“礼”的学说:“仁”、“礼”( 思想核心)、“德” “仁”:仁者爱人(民本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进步性;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礼”:克己复礼(孔子维护周朝的“礼”,主 张贵贱有“序”):维护奴隶制的等级秩序,这是他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德”:“为政以德”(即,以“德”治民,含民本思想,具有进步性。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③ 世界观:对鬼神敬而远之;天命观。B、教育方面:① 教育主张:有教无类,不问出身,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机会,扩大了教育的范围② 创办私学:打破了由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学在官府”的局面③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和采取启发诱导的方式去教育学生④ 培养目标:注重人的全面发展:礼、乐、射、御、书、数C、整理文献: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