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2013 年高中历史 1.1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学案 1 人民版必修 1一、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二、学习重点: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三、课前预习阅读课本 P4—9 完成下列问题一、“神农”的传说1. 中国是世界农业发祥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2. “神农”的传说:神农氏创制了原始农具 耒耜 ,教导民众 耕作(“神农能殖嘉谷”的传说)。许多 新石器 时代的遗存,反 映了当时先民们进行农耕创造的实践。3. 农业发展的影响:长期以来,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 生产和生活。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取得的。二、从“刀耕火种”到“以牛田”——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生产力)1. 演进过程:① 中国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② 在 西汉时期,中国南方依然采用耕种前用火烧、耕种后用水除掉杂草的耕作方式(火耕水耨 nòu)。③ 在 春秋战国 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牛耕技术。——秦国“以牛田”,所以国富民强。④ 在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 国,铁制农具的数量也大大超过前代。便于中耕的 和便于收割的大镰的出现,说明农具已经改进。⑤ 东汉 时,耦犁(二牛抬杠)在某 些地方已经被 一牛挽犁 取代。——这种先进的耕作方式便于 牛耕 的普及,也有利于 山地 的开垦。 唐代 代,出现了结构更为完备的 曲辕犁 。2.认识农业耕作方式的进步,促使农产品亩产量逐渐提高,推动了 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但中国传统农业长期以来以铁犁牛耕为主,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进一步的革命性的发展。三、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1)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共同消费。(2)商周时期:实行 井田制 ,土地名义上为国家公有,实则归国王所有。(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土地国有制,确立了 土地私有制 。(4)北魏到唐前期,推行 均田制 。四、沉重的赋税和力役——中国古代农民的负担1、“泰半之赋”: 秦朝 时代,农民要将收成的 三分之二 上缴国家。2.古代中国赋税的主要形式: 田亩税和人头税 3、徭役:是古代王朝 强制 民众承担的 无偿 劳动。(古代农民对专制王朝承担的主要义务有缴纳赋税、服徭役和兵役等)五、大禹和他的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