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1.2 汉代儒学同步学案1 人民版必修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1.2 汉代儒学同步学案1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1/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1.2 汉代儒学同步学案1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2/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1.2 汉代儒学同步学案1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3/3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2013 年高中历史 1.2 汉代儒学同步学案 1 人民版必修 3(3) 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 思想;(4) 初年,起用儒学之士,并向其咨询治国方略;2.过程: 董仲舒建议皇帝倡导 ,实践 ,推行 ,养士求贤等;其“ ”思想得到汉武帝的认可;在汉武帝时代,完成了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文化体制和文化政策的转变。3.评价:(1)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 的局面,扼制了 的自由发展;(2)积极: 地位上升,对于民族 的进步有积极意义;也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打击地方割据势力。三.太学的出现1.太学的创立:(1)创立者是 ;性质是培养 人才的官立学校。(2)意义:是儒学教育 和 的标志;带动了 积极向学的风气,有利于文化的传播;改变了权贵 的情形。2.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时期,除了建立太学外,令各郡国建立学校。合作探究案(约 20 分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予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 ——《论语·为政》材料二:“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李斯昧死言:臣请史 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私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制曰:“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经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 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汉书·董仲舒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三,概括孔子和董仲舒的思想主张。(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统治者对孔子和董仲舒的主张的态度及其原因。(3)根据材料二、三,李斯和董仲舒的建议涉及什么相同问题?两人做法又有何不同?训练检测案(10 分钟)1.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D.“我之出而仕也 ,为天下,非为君也。”2.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2013年高中历史 1.2 汉代儒学同步学案1 人民版必修3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