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南开实验学校 2013 年高中历史 1.3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学案 人民版必修 1 (一)“法令出一”——皇帝制度 1.创立:秦始皇开始使用“ ”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2.特点:皇 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 、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主宰政治而无制约。3、弊端:皇权具有 性和 性,影响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理性。4、影响:(1)历代 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 (2)君臣关系,实质上是“ ”和“奴才”的关系。(二)君权和相权 1、斗争原因:丞相权力过大威胁皇权(“相”既是 皇帝的助手,又是君权的分割者。) 2、汉至宋代抑制或分散相权的主要措施:(1)西汉:① 背景:汉初继承 ,丞相有相当大的权力;汉武帝幼年即位,丞相把握行政大权。② 措施:频繁更换 ,使相权受到打击;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建立 “ ” 与 “ 外 朝 ” 相 对 应 。 “ 中 朝 ” 又 称 “ ” , 由 构成,具有决策权;“外朝”由以 、 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构成,具有执行权。合作探究:画出中外朝制度图示。(2)唐代:三省六部制① 主要措施:唐代中央设 、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其中: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门下 省设 ,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尚书省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合作探究:画出三省六部制图示。② 评价:(3)宋代:措施:①设置 ,其长官简称“ ”,职务相当于宰相。② 增设“ ”作为副宰相以分散相权。③ 设 管军事,长官为枢密使;设 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评价:合作探究:画出宋代中央官制图示。3、斗争目的:(1)防范 擅权。(2)力求加强统治,提高 效率。(3)弥补 繁多而宰相 不足的缺陷。4、斗争结果(演变趋势): 不断削弱, 不断加强。(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 1、监察机构的设立及演变(1)秦代:中央—— ;地方——监御史。(已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2)西汉:中央: 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地方— 。(更为严密)(3)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职权进一步扩大)(4)宋代: 是专职监察刑狱的官员。(5)元朝:人命重案以公文移送 ,由监察御史复按。2、评价:积极: 消极:(四)选官制度的历史变化1.选官制度: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经过了“ ”、“ ”、“ ”三个阶段。 2、历史变化:(填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