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阳一中实验学校 2014 高三数学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能熟练的记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2.能求出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3.会求直线的对称点【重点难点】重点 :综合运用距离公式,进行合理转化后求直线方程。难点 :直线的对称问题。【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①先仔细阅读教材必修四的相关内容,完成知识梳理和基础自测题;限时完成预习案,识记基础知识;②课前只独立完成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留在课中完成预习案一、知识梳理1、三种距离公式:(1)两点间的距离: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 (2)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平行直线与()间的距离 2.对称问题(1)若点 M及 N()关于 P()对称,则由中点坐标公式得 , (2)直线关于点的对称直线,其主要方法是:①在已知直线上取两点,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出它们关于已知点对称的两点坐标,再由两点式求出直线方程,②求出一个对称点,再利用//,由点斜式得到所求直线的方程。(3)点关于某直线的对称点:利用这条直线是两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来求。二、基础自测1.点 P(-1,2)到直线 8x-6y+15=0 的距离为( )A.2 B. C.1 D.2. 点 M(4,m)关于点 N(n, - 3)的对称点为 P(6,-9),则( )A.=-3,=10 B.=3,=1 0 C.=-3,=5 D.=3,=53.过点 P(-2,3)且与原点的距离为 2 的直线共有 ( )A.1 条 B.2 条 C.3 条 D.4 条3.直线:3x-4y+1=0 与 6x-8y-5=0 间的距离为 。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一、距离公式的应用例 1:已知点 P(2,-1)。 (1)求过 P 点且与原点距离为 2 的直线的方程;(2)求过 P 点且与原点距离最大的直线的方程,最大距离是多少?(3)是否存在过 P 点且与原点距离为 6 的直线?若存在,求出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探究二、对称问题例 2、已知点 A 的坐标为(-4,4),直线 的方程为 3x+y-2=0,求:(1)点 A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 A′的坐标;(2)直线 关于点 A 的对称直线 ′的方程.二、总结整理训练案一、课中训练与检测1.光线由点 P(2,3)射到直线上,反射后过点 Q(1,1),则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方程为( )A. B. C. D. 2.已知点 A(1,-2),B(m,2),且线段 AB 的垂直平分线的方程是 x+2y-2=0,则实数 m 的值是( ) A.-2 B.-7 C.3 D.1二、课后巩固促提升课时作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