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示例——动量定理(第 2 课时)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动量定理的理解,知道缓冲是动量定理的应用实例. 2.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的关系.二、重点难点重点:动量定理的进一步应用.难点:牛顿第二 定律与动量定理的关系.三、教与学 教学过程: 动量定理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对一定的动量变化,我们可以通过控制作用时间来改变作用力,例如为了避免物体的破碎或受到伤害,常采用加塞纸屑、海绵等软垫的方法;而为了加大相互间的作用力,可采用坚硬的撞击面. (一)动量定理的应用——缓冲【演示】鸡蛋落在海绵软垫上不破损,用橡皮锤敲打墙面砖,墙面砖完好无损. 1.缓冲:通过延长作用时间来减小作用力的物体过程,称为缓冲. 2.利用缓冲减小作用力. 由得,对一定的动量变化,作用时间的延长,导致作用力的减小. 【注意】缓冲的过程并没有减少动量的变化量. 请学生列举应用缓冲的实例. 问题:对于一定的动量变化,怎样来增大作用力?试举出实例. (二)牛顿第二定律和动量定理 1.牛顿第二定律可用动量来表示由和得 即,作用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 【注意】动量的变化率与动量的变化却不同. 2.牛顿第二定律与动量定理存在区别 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关系式,它反映某瞬时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加速度之间的关系,而动量定理是研究物体在合外力持续作 用下,在一段时间内的积累效应,在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 因此,在考虑各物理量的瞬时对应关系时,用牛顿第二定律,而在考虑某一物理过程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时,应优先考虑用动量定理. 3.动量定理比牛顿第二定律在应用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 【例 1】钉钉子时为什么要用铁锤不用橡皮锤,而铺地砖时却是用橡皮锤不用铁锤? 【解析】钉钉子时用铁锤是因为铁锤形变很小,铁锤和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时间很短,对于动量变化一定的铁锤,受到钉子的作用力很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铁锤对钉子的反作用力也很大,所以能把钉子钉进去,而橡皮锤形变较大,它和钉子间的作用时间较长,同理,橡皮锤对钉子的作用力较小,不容易把钉子钉进去,但在铺地砖时,需要较小的作用力,否则容易把地砖敲碎,因此不能用铁锤,而用橡皮锤.【例 2】台面上叠放着两个物体,如图所示,若轻推 A,则 B 跟着 A 一起动;若猛击 A,侧 B 不跟着 A 运动,这说明( ) A.轻推时,A 给 B 的冲量小 B.轻推时,A 给 B 的冲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