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峰峰春晖中学 2014 年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专题二十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学案 【阶段特征】本阶段叙述的是 1976 年粉碎“四人帮”以来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纠正“左”倾错误,从中国国情出发,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 奋斗的历史,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随着改革开放应运而生并发展、完善的历史。一、徘徊中前进的两年(1976.10-1978.12)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5 月开始)背景: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然而,当时的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却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目的: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性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结果: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意义: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三、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四、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1、经济体制改革(目的、实质、农村、城市)2、对外开放(目的、过程、特点)五、中共十二大(1982 年)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六、中共十三大(1987 年)内容: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确立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意义:标志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形成。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背景:①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②改革开放以来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生产力的发展为进一步改革提供了条件。③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2、过程:① 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解除了人们的思想束缚。②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③ 1993 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④1997 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