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框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探索1.苏联国内问题的暴露,使我国对待苏联经验的态度由过去的“基本照抄”转为“以苏为鉴”。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3.正确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之间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之间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关系,事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4.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个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各方积极性的调动和提高,是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5.正确对待外国经验,洋为中用,对于加速本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应学生用书页码 P39从“基本照抄”到“以苏为鉴”1.我国从 1953 年开始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并于 1956 年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此期间,随着苏联国内问题的暴露,怎样借鉴苏联经验、少走弯路,成为当时我国必须认真思考、解决的问题。2.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毛泽东集中阐述了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❶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主要集中在(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B.《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中C.《做革命的促进派》中D.《论十大关系》中解析:1956 年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集中阐述了建国初期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探索成果。答案:D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识记·探究层级]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2.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理解·应用层级]全面理解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1)基本方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调动国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这也是贯穿《论十大关系》全篇的中心思想。(2)如何实现:在国内,工人和农民是基本力量。中间势力是可以争取的力量。反动势力虽是一种消极因素,但是我们仍然要做好工作,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在国际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都要团结,不中立的可以争取为中立,反动的也可以分化和利用。总之,我们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❷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