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神奇的货币第一框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二课时 货币的职能、纸币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货币的基本职能;纸币的本质2、能力目标:了解并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的起源和本质说明应正确认识货币的作用,培养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和辨证的思维习惯。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待货币以及认识的正确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 1.货币的基本职能。2.纸币本质和优点三、教学过程探究点一、货币的基本职能 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这就是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的作用。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 探究:价值尺度活动:说说钱的单位: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古时候在纸币没出现之前,货币的单位有哪些?黄金万两。“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纸币出现以后,货币单位就更多了。注意:“货币名称”不等于“货币单位”(比如,一美元,美元是货币名称,元才是货币单位)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平时我们说某 备课札记 备课札记 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比如,一台电脑价值 5000 元,商家卖电脑的时候不需要将 5000 元的现金放在电脑旁边,只需用数字表明即可)2 探究:流通手段。活动:同学演示教材第 6 页图片,另一组演示原始人直接的物物交换,思考① 这种商品交换活动有什么不同?② 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③ 货币产生后的商品交换方式,给商品生产者带来什么样的威胁?总结: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教师点评:商品流通中,由于买卖是分开的,生产者只有卖出商品,付出的劳动才能得到补偿,否则,就会亏损,甚至破产倒闭。因此,生产者必须为购买者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