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反思性教学一、 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及其特征(一) 反思性教学的内涵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工具和自身方面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反思性教学包含着三层含义:反思课堂情境中各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技术运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把先进的教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分析中,尝试用新思想、新策略、新技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制定反思后的修正计划,使教学更规范、更有效。(二)反思性教学的特征1.反思性教学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具有较强的创造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实践活动,反思性教学的反思不是经验性教师教学后简单回想一下自己的教学情况的反思,而是一种可重复实验的研究意义的反思。二是它用科学和人文统一的方式解决处于教学的决策和技术以及伦理等层面的教学主体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千方百计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使得参与反思性教学的教师获得了创造性思考直至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机会。2.反思性教学以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为动力。教学中教师之所以要反思,这实质上是向更合理的教学实践努力。许多反思性教学专家认为,反思性教学兴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越能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越是好的教师”。3.反思性教学强调两个“学会”,是全面发展教师的过程。学会学习早已为人们熟悉,不仅有技术的意义,而且有人格意义等;学会教学虽是新概念,但其含义与学会学习有类似之处,即要求教师把教学过程作为“学习教学”的过程,不仅学习教学的技术,还要学习教学伦理,善于把自己的主体性与主体间性融合起来。反思性教学既要求教师教学生“学会学习”,全面发展学生,又要求教师“学会教学”,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直至成为学者型教师。4.反思性教学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为突破口。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性教学理论家看来,对于大多数有合格师资的学校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似乎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而倡导反思,是增强教师责任感的有效途径之一。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开展反思性教学的必要性第一,进行反思性教学可以为切实把握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念提供新的视角。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起步较早,但多数政治教师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是“穿新鞋走老路”。反思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