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编制 刘彩霞 邓爱霞 4 月 14 号一、高考考情分析:本专题重点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高考中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008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南方冰冻雪灾、汶川大地震的灾难中,我们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排除万难,闪耀着伟大的民族精神的光辉;奥运会成功举办展示了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这些都是中华优秀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因此,在 2009 年高考复习中结合这些典型事迹,考察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将是命题焦点。二、高考题集锦:1.(2008 广东文基)2008 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这项措施有利于( )①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③ 中国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 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2008 江苏单科)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的孔子学院,作为中国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平台,向世界展示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这表明( )A.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B.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C.儒家思想是中华文化的核心 D.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3.(2008 宁夏)维吾尔族的《第七木卡姆朱拉》蒙古族长调《成吉思汗》、纳西族《嫁女调》、鄂西土家族《神农溪纤夫号子》……各具特色的民族服饰、语言、曲调和歌声,展现在 CCTV 舞台上。人们为多姿多彩的民族音乐而激动,更为音乐盛典丰厚广博的文化内涵而感动。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 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前进方向② 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③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色彩④ 各民族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4.(2008 海南单科)我国探月活动的成功,可以说是以科学技术的成就续写传统文化中“奔月”理想的佳话。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情结( )① 凝聚着自信自尊,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 体现着与时俱进,是进行科学技术探索的主要精神动机③ 蕴含着美好憧憬,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④ 充溢着浩然正气,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着积极推动作用A.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 ②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