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顶驱作业的安全事故隐患一、知己知彼1、传动及受力方式的变化。代替传统的转盘+方钻杆钻井作业的顶部驱动装置,即顶驱作业的优势是能快速的建立起泥浆循环,大大减少了起下钻诱发的井下复杂事故和井喷失控事故;可以实现一个立柱长度的划眼钻进,尤其是倒划眼,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井壁。转盘+方钻杆钻井,尤其是有了滚子方补芯,使方钻杆和转盘的配合间隙急剧缩小,震动减小,转盘不仅给方钻杆提供了驱动力,而且是一个可靠的扶正支点,游车和钢丝绳有一定的挠动余地。但是,使用顶驱以后,转盘失去了扶正支点的作用,钻杆和转盘碰撞加剧,即使使用防震胶芯,也不能得到根本性的改善。所以使用顶驱后,高空坠物的物体打击风险,急剧增大,尤其是发生振动或连续发生振动以后。原因还有一个就是受力和约束的改变。使用顶驱以后,转盘不再有扶正作用,顶驱导轨约束了游车,井架承载反转扭矩。顶驱成为一根“搅屎棍”。安装时顶驱主轴与井口对正。顶驱接一单根下放到井口,被转盘的三角卡瓦夹住,调整顶驱的扭力梁的位置,对准井口。固定扭力梁。但是顶驱上升到一个立柱的最高点,井口是否对正,或者顶驱在立柱的中点,井口是否对正,只有天知道。而且井架因为底座基础和钻具容量会发生变化,天车相对于井口的位置也会因此生变。所以顶驱的主轴及主轴承也容易损坏。2、顶驱的安装尺寸和重量新增的安全事故隐患。顶驱取代水龙头方钻杆以后,游动系统的长度发生了特别大的变化,防碰空间急剧减小,所以使用顶驱,防顶天车是司钻操作第一要紧的安全操作章程。另外,顶驱的自重远远大于水龙头和方钻杆,所以使用顶驱时刹车更费劲,原来的电磁辅助刹车效能明显不足,容易发生刹车失灵或溜钻现象。需要及时调整相关参数或提前实行有效预防措施。3、顶驱的吊环倾斜,方便起下钻立柱进入简支梁,但假如忘记收回,容易压塌猴台,造成井架工高处坠落的亡人事故。同样因顶驱的横截面比大钩水龙头大,下套管容易压塌套管扶正台,所以要及时回缩套管扶正台。4、顶驱的电缆容易和液压大钳,B 型大钳的悬绳产生位置干涉,需要及时进行检查处理。5、顶驱的上内自动防碰器开关忘记打开,开泵容易憋泵,造成高压刺漏损害。6、顶驱检维修人员必须乘坐专用的吊栏,防止发生高空坠落事故。二、事故案例1、某井队在进行下套管作业,某井架工负责在套管台扶正套管。套管扶正以后,井架工在没有收起套管扶正台的情况下,某司钻下放游车,致使挂在游车上的顶驱,压坏了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