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2 人教新课标 5.7 向心力教案★新课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向心力的概念。2、知道向心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理解公式的确切含义,并能用来进行计算。3、知道在变速圆周运动中,可用上述公式求质点在某一点的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二)过程与方法通过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的实验来了解向心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并理解公式的含义。(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在实验中,培养动手的习惯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 感受成功的快乐,体会实验的意义,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点明确向心力的意义、作用、公式及其变形。★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实验验证,讨论、交流学习成果。★教学工具圆锥摆实验装置,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活动: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研究了圆周运动的运动学特征,知道了如何描述圆周运动。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动力学特征――向心力。(二)进行新课1、向心力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向心力”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1、举出几个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实例,说明这些物体为什么不沿直线飞去。 2、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列举并分析实例,体会向心力的作用效果,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表达式。学生代表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活动:倾听学生回答,帮助学生分析实例,引导学生解决疑难,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投影向心力表达式:或点评:激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发表见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实验:用圆锥摆粗略验证向心力的表达式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实验”部分,引导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1、实验器材有哪些?2、简述实验原理(怎样达到验证的目的)3、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什么?测量那些物理量(记录哪些数据)?4、实验过程中差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问题,学生代表发言。教师活动:听取学生见解,点评、总结。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及时发现并记录学生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生活动:分成小组,进行实验,独立验证。点评:让学生亲历实验验证的过程,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引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