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教学目标: 1. 理解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 掌握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推论及其应用。3. 了解追及和相遇问题并初步掌握其求解方法。学习重点: 1.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2. 追及和相遇问题。学习难点: 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 主要内容:一、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设 t=0 开始计时,V0=0,s=0 则: 1.等分运动时间(以 T 为时间单位) (1)lT 末、2T 末、3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l:V2:V3……=1:2:3…… (2)1T 内、2T 内、3T 内……位移之比 Sl:S2:S3……=1:4:9…… (3)第一个 T 内、第二个 T 内、第三个 T 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l:3:5…… 2.等分位移(以 S 为单位) (1)通过 lS、2S、3S……所用时间之比为:tl:t2:t3…=l::… (2)通过第一个 S、第二个 S、第三个 S……所用时间之比为:tl:t2:t3…=l:(—l):(一)… (3)lS 末、2S 末、3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l::…【例一】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 2 米,那么质点在第 lOs 内的位移为多少?质点通过第三个 2 米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例二】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 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从他身边通过历时 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求:(1)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2)最后 2s 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多少车?(3)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是多少?二、追及和相遇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1追及和相遇类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①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如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或最近),再列方程求解。②根据两物体位移关系列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数学方法,找临界点,然后求解。解这类问题时,应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画示意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明了,更能帮助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l、匀加速运动质点追匀速运动质点: 设从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出发,匀速运动质点的速度为 v,匀加速运动质点初速 为零,加速度为 a,则: (1) 经 t=v/a 两质点相距最远 (2) 经 t=2v/a 两质点相遇【例三】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 30m/s,当一辆以 lOm/s 速度行驶的汽车经过其所在位置时,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