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弹力[学习目标] 1.[物理观念]知道形变的概念,并会区分某种形变是弹性形变还是非弹性形变. 2.[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知道弹力的定义及产生的条件,会判断两个物体间是否存在弹力,并会判断弹力的方向.(重点) 3.[科学思维与科学方法]掌握胡克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解决有关问题.(难点)一、弹性形变和弹力1.形变(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2)弹性形变: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3)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2.弹力(1)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2)方向①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物体的接触面.② 绳的拉力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二、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 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 x 成正比.2.公式:F=kx,其中 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牛顿每米,符号 N/m,它的大小反映了弹簧的软硬程度.3.适用条件: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1.思考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发生形变的物体一定产生弹力.(×)(2)若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它们一定接触. (√)(3)弹簧的长度越长,弹力越大.(×)(4)弹力的方向总与相应的形变的方向相反. (√)(5)只有在一定条件下,胡克定律才成立.(√)2.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钢筋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C [弹性形变指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C 正确,A、D 错误;钢筋用力弯折后,无法恢复到原来形状,不属于弹性形变,B 错误.]3.一轻质弹簧原长为 8 cm,在 4 N 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 2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40 m/N B.40 N/mC.200 m/ND.200 N/mD [由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 N/m=200 N/m,D 项正确.]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1.产生弹力必备的两个条件(1)两物体间相互接触.(2)发生弹性形变.2.判断弹力有无的三种常见方法(1)直接判断:对于形变较明显的情况,可根据弹力产生条件直接判断.(2)间接判断① 分析物体所受其他力的情况.② 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应具有的受力特点.③ 结合前两点推断物体是否还需受弹力作用.(3)“假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