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电场 电场强度和电场线1.电场(1)概念:电荷的周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这种物质叫做电场.静止的电荷在周围空间产生的是静电场,它的分布不随时间而改变.(2)力的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电场来实现的.既然电场用眼睛看不到,也无法用手触摸到,那么怎么能够证明某一空间中存在电场呢?提示:可根据电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静电力的作用,在该空间放入一带电体通过测量其是否受到静电力检验.2.电场强度(1)两个电荷的概念① 场源电荷:激发电场的电荷称为场源电荷.任何电荷均能激发电场.② 试探电荷:用来检验电场是否存在或研究电场的强弱分布情况及方向的电荷称为试探电荷,试探电荷的特点是所带的电荷量和尺寸必须很小,放入被研究的电场时,应该对原电场不产生明显的影响.(2)电场强度① 定义:放入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所受的静电力 F 跟它的电荷量 q 的比值,叫做该点的电场强度.② 定义式:E=.③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牛 / 库 ,符号为:N/C.④ 矢量:电场强度的方向跟正电荷在该点所受静电力的方向相同.⑤ 物理意义:描述电场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从力的角度揭示了电场的性质.本节我们用来定义电场强度的方法叫比值定义法,想一想:我们还学过哪些用比值定义的物理量?它们有什么共同点?提示:在物理学中,常常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用来表示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例如,用质量 m 与体积 V 的比值定义密度 ρ,用位移 x 与时间 t 的比值定义速度 v,等等.这样定义一个新的物理量的同时,也就确定了这个新的物理量与原有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也常遇到类似的情况,购买物品时的“单价”就是一例.此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等,实际上也是用比值定义的.3.点电荷的电场 电场强度的叠加(1)点电荷的电场① 存在于点电荷周围.② 公式:E=.③ 方向:当 Q 为正电荷时,在电场中的 P 点,电场强度 E 的方向由 Q 指向 P ;Q 是负电荷时,电场强度 E 的方向由 P 指向 Q .(2)电场强度的叠加:若场源电荷不唯一,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各个点电荷 单独在该点产生的电场强度的矢量和,这种关系叫做电场强度的叠加,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 E=中,我们知道电场强度 E 与静电力 F、电荷量 q 无关,那么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 E=k 中电场强度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