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节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1.自然界中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它们命名为正、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使物体带电的方式有三种:摩擦起电、感应起电、接触起电,这三种起电方式本质都是电子的转移,起电的过程遵循电荷守恒定律。3.用橡胶棒与毛皮摩擦,毛皮带正电,用丝绸与玻璃棒摩擦,玻璃棒带正电,可以记为:“毛玻璃带正电”。4.电子或质子所带的电荷量是最小的电荷量,这个电荷量叫元电荷,用 e 表示,e=1.60×10-19 C。5.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小球相互接触后总电荷平均分配。如果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则先中和再均分。一、电荷及三种起电方式 1.物质的电结构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的正电荷的数量跟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相等,所以整个原子对外界较远位置表现为电中性。金属原子中离原子核较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能自由活动的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电子的原子便成了带正电的离子。2.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富兰克林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正电荷,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命名为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3.三种起电方式(1)接触起电:指一个不带电的金属导体跟另一个带电的金属导体接触后分开,而使前者带上电荷的方式。(2)摩擦起电:由于相互摩擦的物体间的电子的得失而使原来不带电的物体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3)感应起电:把一带电物体靠近导体使导体带电的方式。如图 111 所示,将带电体 C去靠近相互接触的导体 A、B,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导体 A、B 上分别带上等量异种电荷,这时先把 A、B 分开,然后移去 C,则 A 和 B 两导体上分别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图 111二、电荷守恒定律及元电荷1.电荷守恒定律(1)内容: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电荷守恒定律。(2)另一种表述: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保持不变。2.元电荷(1)电荷量:用来表示电荷的多少。其单位是“库仑”,简称“库”,用 C 表示。(2)元电荷① 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用 e 表示,则 e=1.60×10-19 C。② 对元电荷的三点理解:a.元电荷没有正、负之分,也不是实物粒子;b.质子及电子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