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的串联、并联及其应用【教学目的】1、理解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会把电流计改装成电压表2、理解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会把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3、掌握串联电路的电压和功率的分配关系,掌握并联电路的电流和功率分配关系。【教学重点】 理解分压和分流的原理,并能熟练运用【教学难点】 学生对功率的分配关系难以理解【教学媒体】 电流计(表头),定值电阻若干,安培表,伏特表,学生电源,电键,导线【教学安排】1.回顾串联与并联的简单知识(1) 提问:什么是串联电路?——把导体(电阻)一个一个的依次连接起来,就组成串联电路。板画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源、开关,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连线成串联电路,并照此连接实物。实验 1:把安培表先后串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同。(分析原因——由电路中电荷总量守恒得出。)I=I1=I2=I3=——实验 2:把伏特表先后并联在不同的电阻和总电阻上,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串联电路各电阻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分析原因——可由电势降低得出。)U=U1+U2+U3+——重要推论 1:R=R1+R2+R3+——;这里的 R 是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刚才的三个串联电阻,效果要相同。重要推论 2:由于电流强度处处相同,则 I=U/R= U1/R1= U2/R2=——;可推出电压与电阻呈正比。即串联电路中大电阻得大电压,小电阻得小电压。重要推论 3:P=IU= I(U1+U2+U3+——)=IU1+IU2+IU3+——=P1+P2+P3+——;串联电路总功率等于各部分功率之和;同时 P=I2R 可推出 P/R= P1/R1= P2/R2= P3/R3=——=I2,说明电功率与电阻成正比。强调说明这里的结论都建立在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这一基础上。例:书 P59/3(2)(2) 提问:什么是并联电路?——把各导体(电阻)的两端分别接到一起,再接入电路构成并联电路。板画三个不同阻值的电阻、电源、开关,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连线成并联电路,并照此连接实物。实验 1:把伏特表先后并联在电路中的不同位置,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同。(分析原因——由导线是等势体得出。)U=U1=U2=U3=——实验 2:把安培表先后串联在不同的支路和干路中,记下读数,并给出结论:并联电路各支流电流之和等于干路总电流。(分析原因——可由电荷不堆积得出。)I=I1+I2+I3+——重要推论 1:1/R=1/R1+1/R2+1/R3+——;这里的 R 是总电阻,即用一个电阻代替刚才的三个串联电阻,效果要相同。重要推论 2:由于各支路电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