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引发火灾的原因1 电线电缆引发火灾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过负荷、短路、接触电阻过大及外部热源作用。在短路、局部过热等故障状态及外热作用下,绝缘材料绝缘电阻下降、失去绝缘能力,甚至燃烧,进而引发火灾。火灾中电线电缆的主要特性有:(1)火灾温度一般在 800℃~1000℃,在火灾情况下,导线电缆会很快失去绝缘能力,进而引发短路等次生电气事故,造成更大的损失;(2)导线电缆在规定的允许载流量下有较大的过载能力;(3)短路状态下,导线电缆会在瞬间引起绝缘材料熔化、燃烧,并引燃周围可燃物。2 电线电缆防火性能分析2.1 防火机理分析2.1.1 阻燃机理(1)在燃烧反应的热作用下,位于凝聚相的阻燃剂分解吸热, 使凝聚相内温度上升减慢,延缓了材料的热分解速度;2)阻燃剂受热分解后,释放出连锁反应自由基阻断剂,使火焰、连锁反应的分支中断,减缓了气相反应速度;3)催化凝聚相热分解固相产物,焦化层或泡沫层的形成加强了这些层状硬壳阻碍热传递的作用;4)在热作用下,阻燃剂出现吸热性相变,物理性地阻止凝聚相内温度升高。2.1.2 耐火机理(1)在电线电缆的绝缘和护套材料中加入某种添加剂,降低聚合物产生的热量,防止聚合物分解或促进绝缘和护套材料炭化形成保护层;2)在线芯处增加一层云母玻璃丝带等无机绝缘材料,在绝缘和护套层被火燃蚀后,缠包在导体上的云母耐火带保护而继续通电,从而在着火时保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运转。2.1.3 矿物绝缘电缆机理利用金属水合物的吸收效应使电缆具备阻燃性。例如:用Al(OH)3 和 Mg(OH):作为阻燃剂,高温作业下 Al(OH)3 为34.6%,Mg(OH)z 为 31%,(见反应式 1 及反应式 2),反应分解为吸热反应,因而可以抑制高聚物的燃烧。2AI(OH)3--*Alz03+3H20-2648KJ (1)Mg(OH)2--~MgO+H20-93.3KJ (2)2.2 电线电缆燃烧特性分类及其标准试验电线电缆根据其本身具备的燃烧特性,可分为普通电线电缆、阻燃电线电缆、耐火电线电缆、无卤低烟电线电缆及矿物绝缘电缆。(1)阻燃电线电缆指难以着火并具备防止或延缓火焰蔓延能力的电线电缆。常用的标准试验为 GB/T18380.3(等同于 IEC62025-0599);(2)耐火电线电缆指在规定温度和时间的火焰燃烧下,仍能保持线路完整性的电线电缆。常用的标准试验为 GB/T12666.6(等效于 IEC62025-05-1999);(3)无卤低烟电线电缆分为阻燃型和阻燃耐火型两种。阻燃型指材料不含卤素,燃烧时产生的烟尘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