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精神病住院患者开放化管理

精神病住院患者开放化管理_第1页
1/14
精神病住院患者开放化管理_第2页
2/14
精神病住院患者开放化管理_第3页
3/14
精神病住院患者开放化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的开放病区管理模式。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慢性精神患者 172 例,随机分为讨论组和对比组各 86 例。讨论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从入院的第 1天开始住进开放式家庭病房,对比组患者住封闭式病房。在入院时、住院 12 周使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评定。结果:住院 12 周后,讨论组的 BPRS 总分和NOSIE-30 各因子分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比组;出院 6 个月后,讨论组 SDSS 的总分和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对比组。结论:开放病区管理模式能减少长期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的住院综合征的发生,有效的保持其社会功能,有利于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 关键词:开放式病房;慢性精神病;长期住院;社会功能 目前,我国大部分精神病院实行的是封闭性质的住院形式,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在 70 年代就已经开始尝试对精神病患者实行开放管理,结果显示对患者的病情恢复、疗效巩固大有裨益[1].现将笔者对长期住院慢性精神病患者作开放化家庭管理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讨论对象为 2025 年 3 月~2025年 4 月门诊随机收入我院,符合 CCMD-3 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精神病的患者 201 例。于 2025 年 12 月完成住院治疗及门诊随访调查 172 例,成为最终讨论样本。随机分成讨论组和对比组,讨论组:精神分裂症 79 例,情感性精神障碍 5 例,癫痫性精神障碍 2 例;对比组:精神分裂症 78 例,情感性精神障碍 7 例,血管性痴呆 1 例。脱落 29 例,主要原因为未完成住院治疗、拒访/外出及治疗过程中由开放式病房转入封闭式病房或由封闭式病房进入开放式病房等。两组患者详细资料见表 1 表 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方法 干预方法:讨论组和对比组患者进行相同的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对比组患者无家属陪同,住进以 1 个病区为单位的封闭式病房;讨论组患者在 1~2 名家属的陪同下住家庭式的病房。家庭式的病房采纳病室家庭化管理,如室内设有家具和日常生活用品;允许病人在自己的病房内摆放自己喜爱的东西,允许病人使用自己的床单、被罩,让病人随时拥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尊重病人的权利,在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尊重病人生活习惯,物品放置以个人意愿为转移,使病人像在家里一样方便自如;可以将家人和孩子的照片装饰在病房墙上、桌上、门上。在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家属的陪同下,按患者的生...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神病住院患者开放化管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