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员工安全总则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员工人身安全,确保安全有序生产,特制定本规程。1、凡进入现场人员,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并系好安全帽带。2、凡进入现场工作人员,必须正确穿劳保鞋和工作服。3、进入现场应从上下、左右、前后观察作业环境,安全确认后方可工作,不得冒险作业4、严禁违规违章指挥、违规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5、严禁喝酒后上岗、脱岗、睡岗或工作中嬉闹打逗。6、气焊工在切割、焊接时,必须戴防护眼镜,工作中严禁戴手套打大锤和手锤。7、各种安全防护装置,劳动保护设施和安全标志不允许随意拆除或移作它用,因检测、修理拆除或损坏的应当及时进行恢复。8、从事有可能被传动机械绞碾损害的作业人员,不准戴手套或将其佩饰物暴露。9、不允许随意触动各种开关、按钮以及电气、煤气、氧气瓶、乙炔瓶和放射性仪器等,危险设备装置或未经检验确认的一切装置应视为危险源,禁止触动或操作。10、必须走安全通道和安全桥,严禁横跨辊道等一切生产设备和设施,禁止任何人站在吊物上或在吊物下通行和停留。11、严禁在高压水区域停留;严禁站在能转动、移动的物体上;禁止触摸转动部位。12、原材料和设备、备品、备件等各种物件必须合理堆放,保持整齐、不准超高、超重,防止偏移歪倒。各类废物、废料应及 时清除,含量约为 30%左右。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煤气浓度及人体与煤气接触时间,因此,在《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中对进入煤气区域作业时间有严格的有关规定:1、co 含量不超过 30mg/m3(24ppm)时,可较长时间工作;2、co 含量不超过 50mg/m3 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 1h;3、co 含量不超过 100mg/m3,时,入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0.5h;4、co 含量在不超过 200mg/m3 时,人内连续工作时间不应超过15min~20min。5、工作人员每次进入设施内部工作的时间间隔至少在 2h 以上。安全提示:1、煤气区域作业必须两个人以上并携带 CO 检测仪;2、进入煤气区域不准并行,应一前一后,并由前行者执 CO 检测仪;3、带煤气作业,应佩戴空气呼吸器,由一人作业,一人监护;4、发现煤气泄漏或其它问题时,应当执行“自救——救人——21、各种电气设备,不论是否有电,均应视为有电,不准随意接触。22、各种电气设备和线路敷设绝缘必须良好,并由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和维修。23、活动照明灯应使用行灯。行灯及机床的局部照明电压不得超过 36 伏。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