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气温和热辐射的危害

高气温和热辐射的危害_第1页
1/3
高气温和热辐射的危害_第2页
2/3
高气温和热辐射的危害_第3页
3/3
高气温柔热辐射的危害高温作业(work in hot environment)是指生产场所工作地点的气温在寒冷地区和一般地区超过 32℃,炎热地区超过 35℃;或工作地点的气温在 30℃以上,相对湿度超过 80%;或工作地点的热辐射强度超过 4.18J/cm2 min•的作业。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1)干热型(高气温、强热辐射作业):例如,炼钢、炼焦、炼铁、轧钢、压延、铸造、热处理、焙烧扩瓷、熔化玻璃、火力发电等。此外,夏季露天作业,如装卸、基建施工场地、田间劳动、行军等也属这种类型。(2)湿热型(高气温高气湿作用):例如,纺织、印染、缫丝、造纸、酸洗、电镀、屠宰、潮湿的矿井等。(二)高温、热辐射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高温作业时,人体可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变化。主要为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和泌尿系统等方面的适应性变化。但超过一定限度,则可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中暑。1.临床表现(1)热射病(heat stroke):多发生于强干热型或湿热型高温作业。此时人体散热困难,引起体内蓄热、体温上升。临床特点是过热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起病急骤,病前常有四肢酸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继而发生高热,体温可达 40℃以上。大汗以后出现“闭汗”,皮肤发烧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浅表;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癫痫样抽搐,瞳孔缩小,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循环、呼吸衰竭而死亡。(2)热痉挛(heat cramp):多发生于干热型高温作业。由于大量出汗,氯化钠和钾大量丧失,水盐平衡失调,电解质平衡紊乱,引起神经肌肉产生自发冲动,使临界电位超出膜电位,因此出现痉挛。临床特征是肌肉痉挛、痛苦。痉挛从小腿腓肠肌开始,向上肢及腹部肌肉扩展,痉挛多阵发强直性,对称性。病患体温正常、神志清醒,发病前大量出汗、口渴、尿少,尿中氯化钠含量降低,可出现蛋白尿,肌肉痛苦,四肢无力,以后出现肌肉痉挛。(3)热衰竭(heat exhaustion):也称热晕厥、热虚脱(heat collapse)。多发生于高气温、强热辐射的气象条件下。本病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有人认为是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失水引起循环血量减少,以致脑部供血不良的结果。临床表现的特征是起病快速,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多汗、皮肤湿冷,体温不高或稍高,脉搏微弱、血压下降、晕厥。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4)日射病(sun stroke, helionosis):多发生于夏秋露天作业及强热辐射作业。本病是由于太阳辐射或强烈热辐直接作用于无防护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气温和热辐射的危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