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份国考行测科技知识常识梳理 行测考试中言语理解部分很重要,言语理解一共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逻辑填空、片段阅读和语句表达,其中片段阅读题目的字数比较多,很多同学在分析的时候比较费时,而且容易做错。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国考行测科技知识常识梳理。 国考行测科技知识常识梳理 (一)新能源技术 1.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新能源的各种形式都是直接或者间接地来自于太阳或地球内部深处所产生的热能,具有污染小、储量大的特点,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 (二)环境保护知识 1.一次污染物,是指直接从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质。二次污染物,是指由一次污染物经过化学反应或光化学反应形成新的污染物,其毒性比一次污染物强。 2.雾,多出现于秋冬季节,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聚(或液化)的产物。霾,也称灰霾(烟雾),主要成分是空气中的颗粒物。 3.PM2.5,即“可入肺颗粒物”,指空气中直径小于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其来源包括土壤扬尘、机动车尾气等。PM10,即“可吸入颗粒物”,通常是指粒径在 10 微米以下的颗粒物。 4.赤潮并不一定都是红色。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 5.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利昂以及水汽等。 6.臭氧层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部分紫外线,氯氟烃被认为是破坏臭氧层的物质。 7.酸雨是指 pH 值低于 5.6 的大气降水,通常形成酸雨的物质是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其中燃烧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 (三)光学现象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透明均匀的介质斜射到另一种透明均匀的介质中,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例如:凹透镜、凸透镜、水中的筷子、水中的鱼、海市蜃楼、彩虹、渔夫插鱼要插鱼的下方。 2.光的反射:光在两种物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例如:镜子、水面的倒影、月光下的水坑、潜望镜、凹面镜、凸面镜。 3.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例如:手电筒的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激光准直、排队。 4.光的散射:指光通过不均匀介质时一部分光偏离原方向传播的现象。例如:晴天的时候天空是蓝色的。 (四)病毒知识 1.埃博拉病毒: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主要通过接触被感染体的体液进行传播,埃博拉的致死率很高,死亡率可达 9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