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西双版纳这颗奇妙的绿色明珠,闪耀在祖国的西南边陲,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覆盖着绵延的群山,把这块 19112.5 平方公里的土地,装点成一颗晶莹剔透的绿宝石。以下是我整理的美丽的西双版纳苏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截取事物状态中最鲜亮的片段,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对比手法的运用。 3、感受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会作者表达了热爱祖国美丽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 2、难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配合。 [教学时数] 二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是泰国、越南的近邻,土地面积近 2 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 966 千米。她美丽、富饶、奇妙,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祖国的西南边疆。 西双版纳是地球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动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 老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有关西双版纳的风光图片,如:景真八角亭、空中走廊、曼飞龙塔、野象谷、望天树、竹楼、泼水节等。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说说你心目中的西双版纳是怎样的?(学生沟通) 三、学习课文,掌握内容 1、文章开头一段写什么?有何作用? 2、文章五个部分,具体写什么内容?作者是怎样写的? 学生讨论、沟通,明确: 文章开头一段是全文的引子。概括了全文的内容,点明了题目,起着总领全文的作用。 全文除开头一段文字外,由五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设有小标题。 第一部分:高高望天树 这部分由 4 段文字组成。第 1 段简介望天树的价值及其高度。第 2 段描述热带雨林中的藤状植物。第 3 段,写作者想拍摄“完整的热带雨林照片“的一段有趣经历。第 4 段,是用简笔交代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二部分:竹楼映蓝天 这部分主要写傣族的人文景观。竹楼是傣族人民所特有的建筑,它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的价值。这部分由两段文字组成。第 1 段写竹楼的地理位置、构造及其作用。第 2 段主要写傣族人的热情好客和傣族的饮食文化。 第三部分:悠悠野象谷。 这一部分由 3 段文字组成。第 1 段写热带雨林中的野象谷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第 2 段写大象表演的有趣场面。第 3 段写大象的最后一个表...